![](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1.党建扶贫“八大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八大工程”的主要内容:一是实施班子优化工程,建强推动扶贫攻坚领导集体。优化班子功能结构模型,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二是实施骨干集聚工程,打造推动扶贫攻坚中坚力量。充实重点部位工作力量,激励各级干部致力扶贫。三是实施干部提能工程,增强推动扶贫攻坚过硬本领。抓好省市全会精神学习培训,分类开展专业能力精准培训,开展提升实战能力实践培训。四是实施人才支撑工程,强化推动扶贫攻坚智力保证。实施“急需紧缺人才选育计划”,实施“科技人才农村创业计划”,实施“返乡农民工四项培养计划”。五是实施强基惠民工程,筑牢推动扶贫攻坚战斗堡垒。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强化基层基础投入保障。六是实施帮贫助困工程,形成推动扶贫攻坚强大合力。推动落实领导干部挂联制度,实行机关单位党组织结对帮村,开展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结对帮户,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七是实施凝心聚力工程,突出推动扶贫攻坚群众主体。强化群众教育引导,开展“三讲一议”,提高农民创业技能。八是实施责任驱动工程,提供推动扶贫攻坚动力保障。构建扶贫攻坚责任体系,严格扶贫攻坚工作考评,锻造扶贫攻坚严实作风,加强扶贫攻坚责任追究。
2.“六个一”驻村帮扶力量工作职责是什么?
(1)联系贫困村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2个月到所联系贫困村蹲点调研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天;每年走访所联系贫困村贫困户不少于30%,及时帮助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难问题;每2个月到所联系贫困村主持召开1次乡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成员参加的工作会议,宣讲扶贫政策,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结对帮带所联系贫困村第一书记,每季度至少进行1次谈心谈话,支持指导第一书记高效履职尽责;督促协调各方面资源推动脱贫攻坚村规划、户方案年度任务的落实,保证进度、质量和效益;及时做好涉及脱贫攻坚重大任务到村指导工作。
(2)结对帮扶部门单位。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切实履行部门帮村第一责任人责任,每2个月深入贫困村调研不少于1次;部门单位党委(党组)每2个月专题研究驻村帮扶工作不少于1次;指导贫困村制定和完善脱贫规划,充分发挥部门单位职能优势,协调各方面资源推动村规划、户方案年度任务落实;建好驻村帮扶工作队,选优配强第一书记,单位主要领导每半月听取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汇报1次以上;督促部门单位在职干部职工履行结对帮扶责任人职责,做好结对帮户工作;组织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到结对帮扶贫困村开展做义工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天。
(3) 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队队长每月到村开展工作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天;工作队队员(不含第一书记)每月轮流驻村开展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20天;制定并按计划落实贫困村年度帮扶计划和每月重点工作责任清单;落实部门单位帮扶措施,协调做好本部门单位干部结对帮户工作;每月向同级驻村帮扶办报送1次每月重点工作责任清单任务完成情况;每季度向同级驻村帮扶办、乡镇党委、选派单位报告1次帮扶工作情况。
(4)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每月脱产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严格落实工作在村、吃住在村要求;每月深入走访农户不少于30户,每季度全覆盖走访贫困户1次以上,经常性走访贫困户,宣讲扶贫政策,组织发动群众,解决急难问题;认真履行第一书记“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教育引导群众、提升治理水平、建强基层组织”五项职责,落实个人每月履职责任清单任务;牵头每月更新“六有”信息平台和向乡镇党委、派出单位、第一书记管理办公室报告1次工作情况;牵头主抓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建设,达到“五好”目标和“四有四个一”管理标准;协调争取各方面资源推动精准脱贫,全面落实贫困村和贫困户年度脱贫计划。
(5)驻村农业科技人员。每年到村开展技术指导时间不少于2个月;关键农事农时节点必须进村指导,每年开展技术培训不少于4次;全面落实协助编制一个农业产业脱贫规划、积极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帮助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指导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发展一个主导产业“五个一”任务;所驻贫困村、贫困户有技术需求的,要采取现场指导、电话或网络回复等方式,及时提供咨询和现场服务;每季度向乡镇党委、派出单位和市县区驻村帮扶办、农业局报告1次工作开展情况。
(6)结对帮扶责任人。市、县帮扶单位干部职工每月电话联系结对帮扶贫困户不少于1次,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和到户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市、县区帮扶单位干部职工每季度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不少于1次,乡镇机关干部每月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不少于1次,重点宣讲政策、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帮助结对帮扶贫困户对接落实“五个一批”计划,指导和落实贫困户脱贫方案;农村重要节日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庭遇有重大事件时要及时到访。
(7)管理服务部门单位。市县区农业局统筹做好驻村农业科技人员管理、服务和督导工作,每2个月专题研究农业科技服务工作1次以上;市县区组织部门、驻村帮扶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抓好驻村帮扶“六个一”工作,定期抽查第一书记到岗情况;市县区联动每年全覆盖开展第一书记培训1次,每次培训不少于一周;组织开展好第一书记季度众评活动;每月恳谈1次第一书记代表;乡镇党委主动做好驻村帮扶单位和个人到村开展帮扶的沟通协调配合工作,履行好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直接责任,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工作例会专门研究驻村帮扶工作特别是第一书记工作,每月全覆盖与第一书记谈心谈话不少于1次;贫困村党组织积极支持配合第一书记工作,帮助第一书记解决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等具体困难和问题,主动协调配合驻村帮扶部门单位和个人到村开展帮扶工作。
3.全域服务保障第一书记工作机制分别是哪些?
全域服务保障第一书记工作机制有五项:一是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包括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建立第一书记APP、主动开门收集意见、限时办结受理事项;二是建立优先支持机制,包括项目资金优先支持、技术保障优先支持、金融服务优先支持、能力扶助优先支持;三是建立结对帮带机制,包括县级领导干部结对帮带、选派单位领导结对帮带、乡镇领导干部结对帮带;四是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包括开展专项督办、效能督查、社会督查;五是考评激励机制,包括实行捆绑考评、强化督考结合、注重正向激励和加强宣传引导。
4.“四讲一做”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具体要求?
(1)干部讲政策。各级领导干部、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都要到农民夜校,集中宣讲党的理论、方针和方针、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强农惠农政策,引导群众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当前,要重点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及脱贫攻坚政策部署。
(2)专家讲技术。市县行业扶贫牵头部门、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要按照职能职责,深入到农民夜校宣讲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专业知识和涉农实用技术等内容。推动行业培训资源向乡村延伸,针对性开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建筑装饰、餐饮服务等培训。组织辖区内“土专家”、“田秀才”,常态化到农民夜校现场授课,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帮助农民学习实用技术,促进就业产业脱贫。
(3)典型讲经验。要组织农村技术能手、农村产业大户、致富能人、道德模范、乡贤达人等各类先进典型,定期到农民夜校现身说法,传授“致富经”,倡树文明新风。实行书记讲给书记听、群众讲给群众听、先进讲给后进听,广泛宣讲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和新风文明建设案例。通过先进典型宣讲,树立榜样标杆,让农民群众学经验、受教育、当先进,增强脱贫致富意识和能力,自觉投身脱贫奔康实践。
(4)群众讲党恩。要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在农民群众中持续开展“自立自强”“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四项教育,组织农民群众自发讲述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些好政策、自己得到了哪些实惠,帮扶部门和干部为村上办了哪些实事好事,为各家各户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通过带领农民群众算好政策账、实事账、收入账,引导群众感恩党、感恩党的政策、感恩帮扶部门和干部,让他们主动说出“共产党好、扶贫政策好”。
(5)做新型农民。创新农民教育引导机制,促进群众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争做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实行农民文明习惯积分管理,将参加公益事业、孝老爱幼、子女上学等日常行为实行量化管理,作为评选先进、享受扶持项目等依据,引导农民自觉摒弃陋习、培养文明习惯。每年组织开展“农村好人”、道德模范、示范脱贫户等评选活动,树立身边榜样。引导农民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发挥乡规民约积极作用。曝光农村“懒人”和不文明行为,鲜明懒散等靠可耻、勤劳致富光荣的导向。
5.农民夜校建设标准是什么?
农民夜校建设可整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小学、一村一幼教学点、农家书屋、民俗文化大院、党群公共服务中心等场地资源,具体要求是“四个一”(一个不少于90㎡的教学活动场地、一套运转正常的视频课件收视系统、一套满足正常教学活动需要的教学用具、一批开展文体活动必需的设施装备)和“八有”(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设备、有师资、有教材、有制度、有活动)。